|  | 
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个标准个人建议|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CSSD)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灭菌效果监测标准》3个标准,经认真阅读及学习后,总体感觉非常好,但是标准太严、理论与实际距离太大,执行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市级医院以下,可能都无法实现,原因主要如下: 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
 5  消毒供应中心达不到本标准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的医疗机构,其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到符合要求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
 个人意见:由谁愿意接受和承担使用过程的风险呢?如灭菌后包存放在医院中污染打官司怎么办?成本费用如何算呢,无条件也不会拿到外院灭菌的,路途较远的乡村卫生院呢?总之可操作性不强,没法干预。
 
 9.7 工作区域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9.8工作区域温度、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宜符合表1要求;照明宜符合表2的要求。
 个人意见:按9.7及9.8项应建成有层流功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不然难以保证区间室内的负压、正压、各类机械通风换气的频数。此标准很难达到。
 11.3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软化水、去离子水供应。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软化水、去离子水应符合电导率≤15µS/cm(25℃)。
 个人意见:从11.3看出应达到透析用水的净化要求的水质,这个标准是否太高。
 
 12.2相关部门: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备后勤管理部门等,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color]
 个人意见:部门职责分工不细易相互推委,建议细化到各单独部门。
 
 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CSSD)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5.8.4.5.1灭菌物品中残留环氧乙烷应低于15.2mg/m3;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低于2mg/m3。
 个人意见:浓度监测一直未能落实,我们医院多次要求对环境监测卡每年监测1次,3M公司也从未落实过。请具体说明如何监测,是厂家吗?
 
 5.8.6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个人意见:此条应该废除,从人员及环境保护方面都不应使用有毒有害并且又难以裂解的化学物质灭菌。
 
 5.10.2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个人意见:植入物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不可操作性,临床难以落实。
 
 5.9.6 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环境的温度、湿度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规定时,纺织品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天,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天;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年。
 个人意见:请详细说明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各类材料执行的准标。特别是纸袋包装或一次性性皱纹纸等。纸袋包装与皱纹纸的区别。
 
 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用水标准
 表C.1 专用蒸汽发生器进水污染物的最高含量要求
 污染物种类        最高限值
 气化残余物        10mg/L
 二氧化硅(SiO2)        1mg/L
 铁        0.2mg/L
 钙        0.005mg/L
 铅        0.05mg/L
 除铁、钙、铅以外的重金属        0.1mg/L
 氯离子(Cl-)        2mg/L
 五氧化二磷(P2O5)        0.5mg/L
 导电率(25℃)        5µS/cm
 pH值        5~7.5
 外观        无色、洁净、无沉淀
 硬度(碱土金属离子)        0.02mmol/L
 
 
 表C.2  蒸汽气源冷凝污染物的最高含量要求
 污染物种类        最高限值
 二氧化硅(SiO2)        0.1mg/L
 铁        0.1mg/L
 钙        0.005mg/L
 铅        0.05mg/L
 除铁、钙、铅以外的重金属        0.1mg/L
 氯离子(Cl-)        0.1mg/L
 五氧化二磷(P2O5)        0.1mg/L
 导电率(25℃时)        3µS/cm
 pH值        5~7
 外观        无色、洁净、无沉淀
 硬度(碱土金属离子)        0.02mmol/L
 注意:应在灭菌器进口处采样。
 个人意见:请问用什么方法监测,具体的操作程序,生物指示剂等。由药剂科还是检验科来抽检。
 
 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4.4.3干热灭菌的监测4.4.3.2 化学监测法:每一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每一灭菌包内应使用包内化学指示物,并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对于未打包的物品,应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在待灭菌物品附近进行监测。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据其颜色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4.4.3.3 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采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制成标准生物测试包,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并设阳性对照。
 个人意见:我院已使用干热灭菌器8年了,包内化学指示物一直买不到,我也多次到大医院看过也都说买不到;生物监测应改为每月监测。
 
 [ 本帖最后由 hxq6668 于 2008-9-2 19:13 编辑 ]
 | 
 |